文章详情

本体法聚氯乙烯树脂在塑料加工中的使用

日期:2025-04-30 03:21
浏览次数:1507
摘要:

本体法聚氯乙烯树脂在塑料加工中的使用


 

  

   本体法聚氯乙烯树脂(M-PVC)自98年四川宜宾天原化工厂生产以来,由于生产能力的局限和其它原因,M-PVC树脂的优点未能充分发挥出来,未能使塑料加工制品带来质的飞跃。我公司于99年开始建设,预计2004年3月份投产。M-PVC树脂的生产,将为塑料加工业提供上等优价的、卫生的PVC产品。

  M-PVC树脂是在无水无分散剂的情况下聚合而成,氯乙烯单体(C2H3Cl)既是反应物又是分散煤介。由于在聚合过程中没有任何表面活性剂,本体聚合的树脂颗粒表面未包附胶体状的膜,因而硫松度较高,吸收增塑剂量多,速度快,有利于加工,并可制成高透明制品其优良特性如下:

  流动性:本体法PVC树脂的流动性比悬浮法PVC树脂的同类产品(如日本的和国内S-PVC树脂)都好得多;表观密度较大,一般均在0.5-0.6g/cm3,特别适合生产大口径PVC管材、管件、异型材尤其适合注射制度。在国内异型材的挤出速度2.0-2.5m/min,而在欧洲,其挤出速度为3.0-3.3m/min。

  吸收特性:M-PVC树脂的颗粒表面无保护膜,故而吸收增塑剂数量大、速度快,*大限度地吸收增塑剂;塑化快而不改变自身的流动特性,而且树脂能够使用高聚合度的增塑剂,对于这点传统的悬浮法(S-PVC)树脂是办不到的。在软质PVC制品加工中,M-PVC树脂塑化温度可降低5-10℃;在硬制品加工中,M-PVC树脂的塑化时间可缩短20-30%,可提高加工速度10-15%。

  透明性:由于在聚合过程无分散剂,且添加剂的使用种类少于悬浮法因而得到的M-PVC树脂杂质少。M-PVC树脂的粒子尺寸分布集中,无鱼眼;在软制品的挤出中,凝胶容易、物料温度低,具有较高的堆密度,很好地兼顾了产量和制品的质量。

  残留性:M-PVC树脂在生产过程中,无需特别处理其残留VCM均在1ppm以下,水份在0.06%以下,所以是卫生级(无毒)PVC树脂,属绿色PVC树脂,非常适合生产卫生的、无毒的PVC**制品,如PVC食用油瓶、给排水管材、管件、医药、包装薄片等,完全符合国际卫生级标准,为出口玩具创造了卫生条件。悬浮法(S-PVC)树脂一般情况下,VCM残留量均在300ppm以下,若需生产卫生级S-PVC树脂,还需特别处理方可达到在10ppm以下的无毒PVC树脂。

  电绝缘性:M-PVC树脂的绝缘性很高,适合生产高绝缘的电缆料及电线套管等。

  本体法M-PVC聚氯乙烯树脂与悬滔法(S-PVC)聚氯乙烯树脂应用领域相同,广泛用于建筑、化工、电子、电缆、农业、食品、包装、医药、卫生等行业。由于本体法(M-PVC)聚氯乙烯树脂的流动性、塑化性、透明性、高绝缘性、低残留量等多项优良特性,将会提高PVC制品的质量和档次,提高制品强度、隔音性及美学性能,并可提高产品产量,降低消耗、降低成本、降低废品率,为加工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